写作特点:
展现了曹刿的冷静和睿智。通过对话的方式,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曹刿的性格和思想,同时也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4、语言简练,表达精准。
全文只用了222个字,但却能清晰地表达出战争的经过和曹刿的战略见解。作者运用简练的语言,避免了冗长的叙述和废话,使得文章更加紧凑和有力。同时,作者的表达也非常精准,用词准确,没有任何模糊或含糊不清的地方,使得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5、突出主题,深入思考。
文章的主题是曹刿的“论战”,作者通过精心的安排和写作手法,将主题突出地展现出来。文章不仅仅是简单地叙述战争的经过,更加注重对曹刿的战略见解和思考的描写。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和战后总结,读者可以深入思考战争的胜败原因和曹刿的智慧。整篇文章都围绕着主题展开,没有任何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使得读者能够更加集中地思考和理解文章的意义。
诗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遍 同:徧)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