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的文言知识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言之有据。大道者,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如孔子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而今义则指宽阔的路途,广袤无垠。

男有分,女有归。古义中,女子出嫁为分,离开父母家庭,嫁到丈夫家中。而今义则指返回,回归,回到本处,如“归国”。

鳏寡孤独,古义中为三个字,分别指幼而无父的人和老而无子的人。而今义则合为一个词,指独自一个人,无伴侣。

盗窃乱,古义中指贼人造反,进行叛乱。而今义则指杂乱,捣乱等含义,不一定涉及盗窃行为。

贼,古义中指害人之人。而今义则指小偷,窃贼。

作,古义中指兴起,发生。而今义则指作为,扮演。

是,古义中为代词“这”。而今义则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表示肯定或否定。

通假字,指具有多种不同意义的字。如“选贤与能”中的“与”通“举”,推举,选举。又如“矜、寡、孤、独、废疾者”中的“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词类活用,指词语在不同语法功能中的灵活运用。如“故人不独亲其亲”中的“亲”作动词,表示以……为亲,奉养。又如“不独子其子”中的“子”作名词,表示以……为子,抚养。这种活用使得词语的意义更加丰富多样。

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皆为文言知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文言文,增进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诗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矜 同:鳏)


相关标签:初中文言文理想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