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葛的鉴赏

鉴赏
这首小诗表达了男子对自己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了女子们辛勤劳动的场景,采葛织布、采萧祭祀、采艾治病,这些都是女子们为了生活而付出的努力。而男子则在思念情人的时候,一天不见就感觉像隔了三个秋天,这种感受是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区别。作者通过这种有悖常理的写法,强调了男子思念之切、之深。

恋人之间在热恋时都希望能够天天在一起,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痛苦。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们的感觉中也会觉得时间很漫长,难以忍耐。这首诗正是抓住了这种最普通却最折磨人的情感,通过反复吟诵和重叠的方式,表达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愈来愈强烈。诗中第二章使用了“秋”来代表季节,而不是其他季节,是因为秋天的草木摇落和萧瑟的秋风容易引发离别情绪,与整首诗的意境相吻合。

整首诗没有使用卿卿我我的爱的呓语,也没有具体描述爱的内容,只是直接表达了思念的情绪。然而,这首诗却能够流传千古,后人将这种思念之情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关于这首诗艺术感染力的奥妙,蒋立甫在《风诗含蓄美论析》中解释道:“妙在语言悖理。”他的意思是说,从科学的时间概念来看,三个月、三个季节、三年与“一日”是不相等的,这是悖理的。然而,从诗的抒情角度来看,这种夸张的表达是合理的,因为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是合理的,一天的分别会逐渐在他们的心理上延长为三个月、三个秋天、三年。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反映了他们深深相爱、难以分离的恋情。这种悖理的“心理时间”融入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够巧妙地表达离人的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诗文: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相关标签:诗经思念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