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水的鉴赏

鉴赏
这首诗共分为三章,每章都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不制止祸乱的叹息和忧伤。第一章中,诗人指出祸乱发生时,有父母的人会更加忧伤。第二章中,诗人看到那些不法之徒为非作歹,感到坐立不安,忧伤不止。第三章中,诗人愤慨不平地写道,无人能够止谗息乱,他劝告友人应自警自持,防止被谗言所伤。

这首诗既描绘了一个险恶的环境,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诗中没有具体叙述祸乱的细节,而是通过反映诗人的心情,展现了一种不安和忧虑。诗人时而写丧乱不止忧及父母,时而写忧丧畏谗,时而劝朋友警戒。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看到诗人的形象。他生活在乱世之中,却不随波逐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大事,对丧乱感到忧心忡忡。动荡的社会让他无法安宁,与那些“不肯念乱”的当权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对是非善恶有着明确的判断,既担心丧乱会殃及父母,也担心兄弟朋友会遭受谗言的伤害,对作乱之徒充满了憎恨。

此外,这首诗中还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展现了独特的表现方式。每章的开头四句(末章似乎脱两句)连用两组比兴句,这在《诗经》中很少见。首章中,通过流水朝宗于海、飞鸟有所止息的比喻,暗示了诗人的处境不如水和鸟。次章中,通过流水浩荡、鸟飞不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忧心忡忡而坐立不安的心情。末章中,通过飞鸟沿丘陵高下飞翔的比喻,写出了诗人不如飞鸟自由的感受。尽管比兴的运用在这首诗中有所相似,但并不简单重复,而是各自有所侧重。它们不仅暗示了诗人要表达的内容,还具有引发思考的作用,让人感到新鲜贴切,增加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乱世和谗言的忧虑和呼喊。这正是对“分明乱世多谗,贤臣遭祸”的高度艺术概括。


诗文: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相关标签:诗经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