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水》原文赏析

  • miǎn
    shuǐ
  • [
    xiān
    qín
    ]
    míng
  • miǎn
    liú
    shuǐ
    cháo
    zōng
    hǎi
    feī
    sǔn
    zài
    feī
    zài
    zhǐ
    juē
    xiōng
    bāng
    rén
    zhū
    yǒu
    kěn
    niàn
    luàn
    shuí
  • miǎn
    liú
    shuǐ
    liú
    tāng
    tāng
    feī
    sǔn
    zài
    feī
    zài
    yáng
    niàn
    zài
    zài
    xíng
    xīn
    zhī
    yōu
    wàng
  • feī
    sǔn
    shuài
    zhōng
    líng
    mín
    zhī
    é
    yán
    níng
    zhī
    chéng
    yǒu
    jìng
    chán
    yán
    xìng

原文: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相关标签:诗经忧国忧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河流水满溢,汇入大海不停止。空中游隼迅捷飞翔,时而停留。可叹可悲的是我的兄弟,还有乡亲和朋友。没人想到会有这样的丧乱,谁没有父母都会担忧。

河流水满溢,水势浩荡奔腾急。空中游隼迅捷飞翔,高高翱翔可自由。想到有人不遵守法律,坐立不安独自悲伤。心中的忧愁无处倾诉,久久难以忘怀积压在胸中。

空中游隼迅捷飞翔,沿着山陵来回飞翔。流言蜚语四处传播,无人制止和反对。告诫朋友应该警惕,各种谣言就像沸腾一样。

注释:
沔(miǎn):形容流水满溢的样子。
朝宗:归往。原指诸侯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后来借指百川归海。
鴥(yù):形容鸟疾飞的样子。隼(sǔn):一类猛禽,中国常见的有游隼等。
载:句首语助词。
嗟:嗟叹。下文中的“嗟”字贯穿两句,意思是嗟叹我的兄弟即国人、诸友。
邦人:国人。
念:“尼”字的假借,表示止。
汤(shāng)汤:义同“荡荡”,形容水流大且急的样子。
不迹:不遵守法度。
弭(mǐ):止,消除。
率:沿着。中陵:陵中。陵,丘陵。
讹(é)言:谣言。
惩:止。
敬:同“警”,警戒。
谗言其兴:谗言如此兴盛。其:如此。 《沔水》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小雅·沔水》是《毛诗序》中被认为是“规宣王”所作的一首诗。然而,该序并未明确说明这首诗所规定的具体事项。朱熹在《诗集传》中认为这是一首表达忧虑和混乱的诗歌。而现代学者高亨在《诗经今注》中认为,这首诗可能是在东周初年,平王东迁后,王朝衰弱,诸侯不再支持的情况下,作者对镐京一带的危机感到担忧,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沔水》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诗共分为三章,每章都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不制止祸乱的叹息和忧伤。第一章中,诗人指出祸乱发生时,有父母的人会更加忧伤。第二章中,诗人看到那些不法之徒为非作歹,感到坐立不安,忧伤不止。第三章中,诗人愤慨不平地写道,无人能够止谗息乱,他劝告友人应自警自持,防止被谗言所伤。

这首诗既描绘了一个险恶的环境,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诗中没有具体叙述祸乱的细节,而是通过反映诗人的心情,展现了一种不安和忧虑。诗人时而写丧乱不止忧及父母,时而写忧丧畏谗,时而劝朋友警戒。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看到诗人的形象。他生活在乱世之中,却不随波逐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大事,对丧乱感到忧心忡忡。动荡的社会让他无法安宁,与那些“不肯念乱”的当权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对是非善恶有着明确的判断,既担心丧乱会殃及父母,也担心兄弟朋友会遭受谗言的伤害,对作乱之徒充满了憎恨。

此外,这首诗中还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展现了独特的表现方式。每章的开头四句(末章似乎脱两句)连用两组比兴句,这在《诗经》中很少见。首章中,通过流水朝宗于海、飞鸟有所止息的比喻,暗示了诗人的处境不如水和鸟。次章中,通过流水浩荡、鸟飞不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忧心忡忡而坐立不安的心情。末章中,通过飞鸟沿丘陵高下飞翔的比喻,写出了诗人不如飞鸟自由的感受。尽管比兴的运用在这首诗中有所相似,但并不简单重复,而是各自有所侧重。它们不仅暗示了诗人要表达的内容,还具有引发思考的作用,让人感到新鲜贴切,增加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乱世和谗言的忧虑和呼喊。这正是对“分明乱世多谗,贤臣遭祸”的高度艺术概括。 《沔水》鉴赏详情»

猜您喜欢

出车

先秦 佚名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衡门

先秦 佚名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沁园春·雪

近现代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