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1175年,当时辛弃疾担任江西提点刑狱的职务。江西提点刑狱司设在赣州,即今江西赣州市。在这个背景下,辛弃疾创作了《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这首词。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抗金名将,他在文学创作中常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抗金的决心。在这首词中,辛弃疾以满怀激情的笔触,将自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表达出来。

词中的“陈季陵太守”指的是当时的赣州太守陈季陵。辛弃疾在词中向陈季陵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抗金的决心。

这首词以其激昂豪放的词调和深情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辛弃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抗金的决心。它不仅是辛弃疾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表达了当时南宋士人的共同心声。这首词在南宋时期广为流传,成为了辛弃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诗文: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相关标签:写景抒情离别劝勉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