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黄沙道中的赏析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的分析和解读。诗人是一个隐居在湖边的词人,经常外出观景或读书。这次他来到黄沙岭上的书堂,看到了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感到非常欣喜,于是立刻将所见之景摄取如词。整首诗展现出清新玲珑的风采。

首韵欲扬先抑,采用反衬法,写诗人正在努力寻找春风初起的感觉,但却无法写出来。突然间,眼前出现了一片溪山,清新得如刚打开的溪山画。这一景象成为全篇的核心,也为下文写溪山之美做好了准备。

从“轻鸥”开始,每一句都描绘了一个景象,通过抓摄的方式展示了眼前风景的动态和静态特征。例如,鸥趁空船,犬迎野妇,一者自在,一者温馨。一“去”一“回”,景物在变化中相互补足,显示出画面所需要的稳定性。同时,这两句对仗精工,选词讲究,能够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意趣。

下片起韵,转动为静,写松竹戴雪、疏梅自放的初春特有景象,写得颇有趣味和情韵。松竹梅本是所谓“岁寒三友”,它们经常出现在同一处,或被诗人安排在同一画面中,梅得竹映,气息愈清,精神愈秀,姿态愈美。然而作者却以被雪水洗得青翠欲滴但是无花的松竹,与开放得正香的梅枝竞美。作者以一“斗”字,写出了不服气的松竹联手举起残雪来与梅枝斗美的情态,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憨稚,人的情韵。这三句,把松竹的气概和情趣写到了极处。

下韵则以一个可爱的细节作为反压,以乱鸦的煞风景没诗情来隐示松竹梅这场“较量”的“胜败”,从而把作者对他们这场“较量”的态度,不着痕迹地一收。收得若漫不经心,随意点染,但风景如生,诗情宛然。

辛弃疾的风景词写得出色有生气,正在于其中渗透了作者的精神气息,使人不仅能从中看见作者的才华,还能看见他的情致。


诗文: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
松共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相关标签:山水田园抒情写狗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