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黄沙道中》原文赏析

  • zhè
    tiān
    ·
    huáng
    shā
    dào
    zhōng
  • [
    sòng
    dài
    ]
    xīn
  • chūn
    fēng
    zhèng
    jiǎn
    cái
    shān
    piàn
    huà
    kaī
    qīng
    ōu
    chèn
    chuán
    huāng
    quǎn
    hái
    yíng
    huí
  • sōng
    gòng
    zhú
    cuì
    chéng
    duī
    yào
    qíng
    cán
    xuě
    dǒu
    shū
    meí
    luàn
    jìng
    cái
    shí
    qióng
    yáo
    xià
    lái

原文: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
松共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相关标签:山水田园抒情写狗鹧鸪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我写的词句中,春风正在为我修改。眼前展现出一幅溪水高山的画卷:水中的鸥鸟轻轻地在水面上荡漾,仿佛乘坐在船上。从荒郊外跑回来的狗,迎着在田野里劳作的妇女回家去了。松树和竹子交错丛生,远远望去,青翠一片。它们托着残雪,与几朵稀疏的梅花争妍。纷乱的鸟鸦毕竟没有托着残雪与稀疏的梅花争妍的才思,在树枝上跳来跳去,晶莹洁白的残雪像琼瑶一样踩踏下来。

注释:虚船:水鸟在水面上游走,给人以乘船的感觉,但因没有船,所以叫虚船。
无才思:没有知识或不懂事。
琼瑶:指雪。 《鹧鸪天·黄沙道中》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的分析和解读。诗人是一个隐居在湖边的词人,经常外出观景或读书。这次他来到黄沙岭上的书堂,看到了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感到非常欣喜,于是立刻将所见之景摄取如词。整首诗展现出清新玲珑的风采。

首韵欲扬先抑,采用反衬法,写诗人正在努力寻找春风初起的感觉,但却无法写出来。突然间,眼前出现了一片溪山,清新得如刚打开的溪山画。这一景象成为全篇的核心,也为下文写溪山之美做好了准备。

从“轻鸥”开始,每一句都描绘了一个景象,通过抓摄的方式展示了眼前风景的动态和静态特征。例如,鸥趁空船,犬迎野妇,一者自在,一者温馨。一“去”一“回”,景物在变化中相互补足,显示出画面所需要的稳定性。同时,这两句对仗精工,选词讲究,能够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意趣。

下片起韵,转动为静,写松竹戴雪、疏梅自放的初春特有景象,写得颇有趣味和情韵。松竹梅本是所谓“岁寒三友”,它们经常出现在同一处,或被诗人安排在同一画面中,梅得竹映,气息愈清,精神愈秀,姿态愈美。然而作者却以被雪水洗得青翠欲滴但是无花的松竹,与开放得正香的梅枝竞美。作者以一“斗”字,写出了不服气的松竹联手举起残雪来与梅枝斗美的情态,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憨稚,人的情韵。这三句,把松竹的气概和情趣写到了极处。

下韵则以一个可爱的细节作为反压,以乱鸦的煞风景没诗情来隐示松竹梅这场“较量”的“胜败”,从而把作者对他们这场“较量”的态度,不着痕迹地一收。收得若漫不经心,随意点染,但风景如生,诗情宛然。

辛弃疾的风景词写得出色有生气,正在于其中渗透了作者的精神气息,使人不仅能从中看见作者的才华,还能看见他的情致。 《鹧鸪天·黄沙道中》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贺新郎·云卧衣裳冷

宋代 辛弃疾

云卧衣裳冷。
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
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江万顷。
爱一点、娇黄成晕。
不记相逢曾解佩,甚多情、为我香成阵。
待和泪,收残粉。
灵均千古怀沙恨。
□当时、匆匆忘把,此仙题品。
烟雨凄迷﹀︽损,翠袂摇摇谁整。
谩写入、瑶琴幽愤。
弦断招魂无人赋,但金杯的皪银台润。
愁殢酒,又独醒。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宋代 辛弃疾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例入西湖社。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宋代 辛弃疾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