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原文赏析

  • xīn
    láng
    ·
    sān
    shān
    zhōng
    yóu
    西
  • [
    sòng
    dài
    ]
    xīn
  • sān
    shān
    zhōng
    yóu
    西
    yǒu
    huái
    怀
    zhào
    chéng
    xiāng
    jīng
    shǐ
  • cuì
    làng
    tūn
    píng
    wǎn
    tiān
    shuí
    lái
    zhào
    yǐng
    lóng
    shān
    xià
    yān
    piān
    qíng
    gēng
    hǎo
    yuē
    lüè
    西
    shī
    weì
    jià
    dài
    jiāng
    shān
    huà
    qiān
    qǐng
    guāng
    zhōng
    duī
    yàn
    biǎn
    zhōu
    xià
    táng
    zhōng
    yǒu
    hào
    nán
    xiě
  • shī
    rén
    西
    shè
    fēng
    liú
    chóng
    lái
    shǒu
    zhòng
    绿
    yīn
    chéng
    shàng
    yóu
    rén
    kuā
    guó
    shí
    shuǐ
    jīng
    tái
    xiè
    gēng
    dào
    héng
    kōng
    qīng
    fěn
    dài
    zhōng
    zhōu
    miào
    wèn
    dāng
    nián
    niǎo
    zhě
    táng
    shàng
    yàn
    yòu
    cháng
    xià

原文: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例入西湖社。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


相关标签:记游写景西湖抒情贺新郎

译文及注释

微风吹动着茂盛的庄稼,掀起了一道道翠绿的波浪,像海水一般地吞食了大片平原的土地。赵丞相以挽天河的力量,驯服了河水,乖乖的在卧龙山下流过;河水晶莹见底,像一面平平的镜子,有谁来照照影子呢?西湖真是美丽,烟雨濛笼的时候,给人以幽雅适意的感觉;清朗的天气,更给人以心旷神怡的享受。西湖你好像当年西施未嫁的妙龄女郎,那么叫人心醉神迷。可惜,在此以前这个地方却荒芜的不成样子,只有等待着赵丞相把这片江山仔细地图谋描绘。在水光里有千顷那么大的石头,像长江里瞿塘峡里的滟滪堆,它轻快的像的一匹快马,又像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奔向南湖而去。整治西湖的种种责难,实在难以言明。

诗人们按照条例加入了西湖诗社。要记住,我们能以在这个景色迷人的西湖享受着饮酒赋诗,歌舞游乐的风流韵事,是因为赵丞相整治西湖的功劳,而且又重来亲手栽种柳杉树,这些树都已经长成翠绿的浓阴了。在田陌上行走的客人们,夸说着闽中国的故事:在这周围十几里的西湖的水面上,王延钧修建了水晶宫和楼台水榭,从宫中到西湖,在空中架设了复道,国王、后妃和宫女们整夜的来往不休。宫女们在水晶宫里歌唱着王后陈金凤谱制的《乐游曲》。所有这些繁华盛况,已经成为过去了。问问当年的鱼鸟有没有生存下来的?没有了。现在,只有燕子在堂上垒窠筑巢生儿育女,过着漫长的夜天。

注释:
三山:福州城内有越王山、九仙山、乌石山,故郡有三山之名。
翠浪吞平野:水稻长势茂盛,一片翠绿,覆盖了原野,微风吹来,前伏后起,像波浪一样。
天河:即银河。
卧龙山:《淳熙三山志》:“卧龙山在北关外。旧记云:‘陈宝应(?)时,此山有巨石,无故自移。’有得爱亭、笺经台。”
西施未嫁:这里是形容西湖像西施没有出嫁时的美。
西湖社:诗人们组织的诗社。据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九“社会”条:“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词人。他生于宋宁宗宝祐元年(公元1141年),逝世于宋理宗宝祐四年(公元1208年),享年68岁。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南宋政权的动荡和战乱,他的创作背景也深受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响。

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辛弃疾已经五十三岁,此时他担任福建提点刑狱的职务。这个职位使他负责管理和监督福建地区的司法事务,处理犯罪案件和刑罚执行等工作。在这个岗位上,辛弃疾亲眼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南宋时期,国家频繁遭受外敌入侵,政权不断动荡。辛弃疾所在的福建地区也不例外,经历了多次战乱和兵灾。这些战乱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社会秩序被打乱,人们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

辛弃疾作为一位文人,对于这些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观察和感受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情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战乱和苦难的痛心和愤怒,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期盼。

绍熙三年,辛弃疾在福建提点刑狱任上,正是他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包括了这首写于绍熙三年的词作。这首词作或许是辛弃疾在处理犯罪案件和见证社会黑暗的过程中,对于人民苦难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的产物。

辛弃疾的创作背景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经历和职务,更是整个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写照。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用了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来形容西湖之美。接下来的两句写雨中游湖的感受,用“烟雨迷茫”来形容景色,表达了游人在雨中游湖时的飘然欲仙的感受。然而,晴天来游则更好,因为那会使心情开朗,看得更真切,显得更美。接下来的四句写福州西湖中的孤山,将其比作瞿塘峡之滟滪堆,形容其在千顷湖光中的壮丽景色。同时,作者也提到了赵汝愚帅福建曾上书请疏浚西湖旧迹的事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疏浚西湖的谨慎态度。最后一句“待细把江山图画”,表明作者希望能够继赵汝愚之后,将西湖建设得更加美丽。下片则以福州西湖文人社集比作杭州文士的西湖诗社,表达了西湖与文人的密切关系。整篇词通过描写雨中游西湖所见所感,展现了西湖的壮丽景色和与文人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西湖美丽的向往和建设的期望。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宋代 辛弃疾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宋代 辛弃疾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宋代 辛弃疾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後夜相思月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