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婉约派为主,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描写而著称。然而,在大中三年秋天(公元849年),李商隐的心情却异常低落。当时,他担任京兆很留参军,但在仕途上却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进取的道路上充满了困难和阻碍。

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李商隐的内心充满了苦闷和沮丧,他感到自己的努力似乎无法得到回报,一切都变得困难重重。他的精神状态处于低谷,无法摆脱困境。

然而,正是在这种困境中,李商隐的创作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和无奈,将自己的心情倾诉于纸上。这首诗充满了对命运的抱怨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李商隐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尽管李商隐在仕途上遭遇了挫折,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诗歌来寻找心灵的慰藉。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自己的坚持。这首诗成为了他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力量的一种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大中三年秋天创作的,反映了他在仕途上遭遇挫折时的心情。尽管他精神上处于苦闷的阶段,但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并寻找到了内心的慰藉和力量。这首诗成为了他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坚持的一种方式。


诗文: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相关标签:咏物菊花抒情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