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词是表达对花谢后的“追惜”之情和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词的特色与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相似,值得一读。
词的上片描写了春归花谢的景象。开头两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明确了时令和主人公的身份,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之情。其中,“试酒”指的是农历四月初,根据《武林旧事》的记载,这是一个特定的时令。词人长期在外旅行,此时春天即将过去,不禁感叹光阴虚度,表达出含蓄而不明显的情感。整首词贯穿着“正”字和“怅”字,表达了词人的情感。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这三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词人不忍心让春天虚度而珍惜春光的情感。“过翼”用鸟飞的比喻形容春天的迅速离去,这三句句句转折:“愿春暂留”表示不愿意让春天虚度,珍惜春光;“春归如过翼”春天不仅不停留,反而像飞鸟一样迅速离去,成为虚度;“一去无迹”不仅快如飞鸟,而且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通过这三句,词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之情。周济评价说:“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锤百炼,以下如鹏羽自逝。”这五句描写了春天的离去,是整首词的开头。
接下来突然提出了“为问花何在?”这一问点醒了词的主题,又轻轻地停顿下来。谭献认为:“‘为问’三句,搏兔用全力。”陈廷焯指出:“……此处点醒题旨,既突兀,又绵密,妙只五字束住,下文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笔,却满纸羁愁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从“夜来风雨”到上片结束的部分,都是由这一问引出的,振奋了整首词。“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这两句正面描写了落花。“倾国”指的是美人,这里用美人来比喻落花。在唐代就有以美人比喻落花的诗句。沈亚之的《异梦录》中写道:“王炎梦游吴,同葬西施。”韩偓的《哭花》诗中写道:“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这里本应该说吴宫,但是由于律诗的限制,所以借用了“楚宫”。这三句描写了因为夜来的风雨而落下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