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夏日闺阁美人》是一首描写夏日美人的词。词的上片描写了美人夏日的装扮,下片则特写了美人的容貌。整首词的结构清晰,给人一种静态美的感觉,仿佛是一幅夏日仕女图。
上片的首句描写了室内的景物,玉碗中盛着清凉的冰块,碗边凝聚的水珠宛如露珠即将滴落。古时富贵人家会在严冬时将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出来用来消暑。通过一字之差的对比,突出了室内的炎热。接着,作者描写了室内的人物:微微融化的粉汗,轻薄的纱衣,芬芳洁白的肌肤;晚上化浓妆后的娇美面容,胜过丰艳的荷花,如同一幅美人油画,将仕女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三句使用了喻意,与“花间”派的风格相似。词中的“粉融”意味着脂粉与汗水相融的美丽景象,巧妙地没有直接点出“汗”字,显示了作者的高超技巧。而“香雪”则用来比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然在古诗词中常见,但在这首词中却有着特殊的意义,与“冰寒”一句相呼应,给人一种在炎热的夏天中感受到清凉的感觉。通过使用“玉”、“冰”、“粉”、“雪”等白色的词语来衬托“妆面”之红,描绘了夏日黄昏美人化妆完毕的情景,如同一幅美丽的彩照。接下来描写了她垂下的鬓发,已经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微红的酒晕,仿佛红霞飞上脸边。
下片的前两句描写了女子微醉的姿态,既艳丽又不俗气,细腻而不过分。古代女子的面饰中,有一种以黄粉涂抹额头成圆形,被称为“眉际月”,这里的词似乎指的就是这种装饰。词中的“欲迎”、“初上”形容得十分细腻,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描写技巧,也表达了词人对美的欣赏之情。而“月”和“霞”这两个词语,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可以想象这位美艳的姑娘,晚妆刚刚完成,穿着薄纱衣,站在那里,倚靠在暮霞中,静静地迎接新月。
最后一句“一场春梦日西斜”点明了整首词的主题,原来上片所描写的都是女子醒来后的情景。女子醒来后,重新整理妆容,粉融香汗,重新打理明妆。而“春梦”指的是刚才的美梦,短暂而美好。词中透露出女子的慵懒和无聊,以及闲愁和闲恨。整首词的意境在这里完全展现出来。最后一句采用了倒装的形式,“日西斜”与上片的“晚来”相呼应。
整首词纯粹使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闺阁美人的美丽和情态。词中运用了喻意和双关的手法,使得描写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词给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夏日的仕女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