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王维与裴迪

王维与裴迪
王维与裴迪是盛唐时期最亲密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裴迪曾在张九龄的荆州幕府任职,后来到了长安,并在终南山隐居。据《唐诗纪事》记载,裴迪与王维、兴宗一起居住在终南山。王维在辋川别业后,经常与裴迪一起游玩,并相互赋诗,以此为乐。在他们的诗歌中,裴迪经常被称为“秀才”,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写道:“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句诗用接舆佯狂的形象来比喻裴迪,可见在天宝年间,裴迪有一段时间没有担任官职,过着隐逸的生活。

裴迪在《青雀歌》中写道:“动息自适性,不曾妄与燕雀群。幸忝鹓鸾早相识,何时提携致青云。”他虽然渴望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但他却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不与庸俗之辈为伍。这或许是他失意于仕途,只得归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隐居期间,他逐渐接受了佛教思想,并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安慰。他在《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中写道:“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裴迪的诗歌共有二十八首,都是与王维的赠答和同咏之作。而王维与裴迪的赠答和同咏之作则超过三十篇,数量超过了王维与其他任何一个作者的这类作品,可见两人之间的交往非常密切。

从王维安慰裴迪(见《酌酒与裴迪》诗)和裴迪冒险到菩提寺探望王维(当时王维被叛军拘留在寺中)的情节来看,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互相关心、共同度过困难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两人思想和志趣相合的基础上的,用王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携手本同心”(《赠裴迪》)。


诗文: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相关标签:高中文言文书信写景邀请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