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其二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组诗是杜牧在公元835年,当时他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的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在这个时候,他不得不离开扬州,前往长安。在扬州期间,他结识了一位歌妓,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不得不与这位歌妓分别。这首诗即是杜牧在与歌妓分别时所写的第二首诗。

这首诗表达了杜牧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歌妓相处的美好时光,描述了他们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和深情厚意。然而,现实的残酷使他们不得不分别,这让他感到无尽的伤感和思念。

诗中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他既希望能够与歌妓永远在一起,又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他感叹着时间的流逝,意识到他们的缘分只是短暂的,注定要在分别中消失。

这首诗以其深情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展现了杜牧对爱情和友谊的珍视。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对人生离别和无常的思考。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深思。


诗文: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抒情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