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小诗通过描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的留恋和惜别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多情和无情的矛盾感受。
诗的前两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诗人明明是多情的,却选择以无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感受到自己的多情无论如何都无法完全表达出来。在别筵上,诗人和妙龄歌女凄然相对,仿佛彼此都变得无情起来。诗人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矛盾的感受使得诗人对离别的痛苦更加深刻。
接下来的两句“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通过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惜别之情。诗人将目光转向案头的蜡烛,将其拟人化,认为蜡烛有心惜别。诗人观察到蜡烛在离别时流泪,将其视为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诗人用“替人”二字,更加强调了蜡烛为他人流泪的意义。而“替人垂泪到天明”则暗示了告别宴的时间之长,也表达了诗人不忍分离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小诗通过描写诗人对离别的矛盾感受和对离别的惜别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多情和无情的矛盾感受。通过借物抒情的手法,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蜡烛身上,使诗中的情感更加深刻和真实。这首小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委婉的表达方式,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