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病军人的赏析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一个伤病退伍军人在回乡途中的遭遇为主题。诗人运用集中描写和加倍渲染的手法,着重塑造了人物形象。诗中的伤兵退伍后很快发现等待他的仍然是悲惨的命运。他已经疲惫不堪,加上身患疾病,对于赶路的人来说更加困难。由于病情无法行走,他只能选择停下来。然而停下来又何其容易,离开军队就意味着断了供养,而且在长途跋涉中,干粮已经用尽。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他每多耽搁一天就多受一天的罪。第一句只有七个字,却写出了伤病军人的三重困境,将他行住两难、进退无路的凄惨处境展现出来,这正是加倍渲染的巧妙运用。第二句延续了第一句的“行”字,进一步描写了人物的处境。这句话分为两层含义。虽然“万里还乡”是伤病军人的目标和希望,但即使回到家乡,他也不会有好运等着他。对于伤病军人来说,只能愿意死在家乡。尽管他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但回到家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连死在家乡这个可怜的愿望都难以实现。这使得“未到乡”三个字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悲愤和哀怨,让读者感到心酸。这里,“万里还乡”是不幸中的幸运,对于诗情来说是一种放纵;然而“未到乡”又是“喜”尽悲来,对于诗情来说是一种困扰。由于这种困扰和放纵的交替,使得诗句读起来让人唏嘘不已,低沉而无尽。

诗的前两句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只是通过声音来暗示人物的存在。然而通过加倍渲染和唏嘘,人物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在前两句的铺垫下,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外貌,更加鲜明突出,就像是一个雕像被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用“蓬鬓”这两个字,生动地再现了一个疲惫、饥饿、受尽折磨的人物形象。而“哀吟”则直接是因为病和饥饿所引起的,尤其是因为伤口复发所引起的。伤病军人曾经受过伤(“金疮”),而且正值秋天气候变坏,所以旧伤复发。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他的衣着单薄破旧,无法御寒。因此,第四句又写出了三重的困境。除此之外,还有一层暗含的意思没有明确写出,但读者不难理解,那就是伤病军人常常担心自己会死在路上,被埋葬在他乡,内心充满了绝望的痛苦。正是因为身心两方面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才使他发出“哀吟”。


诗文: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相关标签:战争军人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