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病军人》原文赏析

  • féng
    bìng
    jūn
    rén
  • [
    táng
    dài
    ]
    guān
  • xíng
    duō
    yǒu
    bìng
    zhù
    liáng
    wàn
    hái
    xiāng
    weì
    dào
    xiāng
  • péng
    bìn
    yín
    chéng
    xià
    kān
    qiū
    jīn
    chuāng

原文: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相关标签:战争军人伤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受伤的军人在返乡途中没有粮食,饿着肚子赶路,想回到家乡,可家乡还在万里之外。
他头发蓬乱,在古城下哀吟,身上的刀箭伤口被寒风一吹,如刀割一般,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注释:病军人:受伤的兵士。
行多:指行路多,这里指行程长。有病:一作“无方”。
蓬鬓(bìn):散乱的头发。鬓,头发。吟:呻吟。
古城:古城墙。
不堪:不能忍受。
秋气:秋天的寒风。
金疮(chuāng):中医指刀箭等金属器械造成的伤口。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 返乡(fǎn xiāng):返回家乡。
- 粮食(liáng shí):食物,指供给能量的食品。
- 饿着肚子(è zhe dù zi):肚子空空,没有吃饭。
- 赶路(gǎn lù):匆忙地走路。
- 万里之外(wàn lǐ zhī wài):非常遥远的地方。
- 头发蓬乱(tóu fà péng luàn):头发凌乱,没有整理。
- 哀吟(āi yín):悲伤地呻吟。
- 刀箭伤口(dāo jiàn shāng kǒu):被刀箭等武器造成的伤口。
- 寒风(hán fēng):冷风。
- 刀割(dāo gē):像刀子割一样的疼痛。
- 令人难以忍受(lìng rén nán yǐ rěn shòu):让人无法忍受。
- 病军人(bìng jūn rén):受伤的士兵。
- 行程长(xíng chéng cháng):旅程很长。
- 无方(wú fāng):没有办法。
- 蓬鬓(péng bìn):头发散乱。
- 古城墙(gǔ chéng qiáng):古老的城墙。
- 不能忍受(bù néng rěn shòu):无法承受。
- 金疮(jīn chuāng):金属器械造成的伤口。 《逢病军人》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诗人在游历塞北地区时的一次遭遇,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和创作灵感。具体来说,诗人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个患病的军人,两人一同返回军人的家乡。在这段旅程中,诗人深入了解了伤兵退伍后所面临的命运和困境。这个经历激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促使他写下了这首诗。

然而,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并没有详细的记录。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在创作时并没有特别强调时间的重要性,而更加注重表达他对伤兵命运的关切和思考。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塞北期间的某个时间点创作的,也可能是在他回到家乡后的某个时刻完成的。无论如何,这首诗都是诗人对于伤兵退伍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的产物。

通过这篇创作背景,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游塞北期间所经历的一段特殊的旅程,以及他与患病军人的相遇。这个遭遇引发了诗人对于伤兵退伍命运的思考,激发了他创作这首诗的灵感。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呼吁,也可能是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和探索。无论如何,这篇创作背景为我们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信息。 《逢病军人》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一个伤病退伍军人在回乡途中的遭遇为主题。诗人运用集中描写和加倍渲染的手法,着重塑造了人物形象。诗中的伤兵退伍后很快发现等待他的仍然是悲惨的命运。他已经疲惫不堪,加上身患疾病,对于赶路的人来说更加困难。由于病情无法行走,他只能选择停下来。然而停下来又何其容易,离开军队就意味着断了供养,而且在长途跋涉中,干粮已经用尽。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他每多耽搁一天就多受一天的罪。第一句只有七个字,却写出了伤病军人的三重困境,将他行住两难、进退无路的凄惨处境展现出来,这正是加倍渲染的巧妙运用。第二句延续了第一句的“行”字,进一步描写了人物的处境。这句话分为两层含义。虽然“万里还乡”是伤病军人的目标和希望,但即使回到家乡,他也不会有好运等着他。对于伤病军人来说,只能愿意死在家乡。尽管他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但回到家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连死在家乡这个可怜的愿望都难以实现。这使得“未到乡”三个字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悲愤和哀怨,让读者感到心酸。这里,“万里还乡”是不幸中的幸运,对于诗情来说是一种放纵;然而“未到乡”又是“喜”尽悲来,对于诗情来说是一种困扰。由于这种困扰和放纵的交替,使得诗句读起来让人唏嘘不已,低沉而无尽。

诗的前两句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只是通过声音来暗示人物的存在。然而通过加倍渲染和唏嘘,人物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在前两句的铺垫下,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外貌,更加鲜明突出,就像是一个雕像被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用“蓬鬓”这两个字,生动地再现了一个疲惫、饥饿、受尽折磨的人物形象。而“哀吟”则直接是因为病和饥饿所引起的,尤其是因为伤口复发所引起的。伤病军人曾经受过伤(“金疮”),而且正值秋天气候变坏,所以旧伤复发。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他的衣着单薄破旧,无法御寒。因此,第四句又写出了三重的困境。除此之外,还有一层暗含的意思没有明确写出,但读者不难理解,那就是伤病军人常常担心自己会死在路上,被埋葬在他乡,内心充满了绝望的痛苦。正是因为身心两方面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才使他发出“哀吟”。 《逢病军人》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卢纶的照片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是唐代诗人,出生于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唐玄宗天宝末年,他参加了进士考试,但因为遇到了乱局而没有通过考试。在唐代宗朝,他再次参加了进士考试,但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

然而,在大历六年,卢纶得到了宰相元载的举荐,被任命为阌乡尉。之后,他又得到了宰相王缙的推荐,成为了集贤学士和秘书省校书郎,后来升任监察御史。他还曾出任陕州户曹和河南密县令。然而,后来元载和王缙因罪行被牵连,卢纶也受到了牵连。

在唐德宗朝,卢纶再次被任命为昭应县令,并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最终官至检校户部郎中。然而,不久之后,他去世了。

卢纶著有《卢户部诗集》,这是他的诗歌作品集。

猜您喜欢

封燕然山铭

两汉 班固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辽西作 / 关西行

唐代 崔颢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关山月

南北朝 王褒(南北朝)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影亏同汉阵,轮满逐胡兵。
天寒光转白,风多晕欲生。
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