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江的赏析

赏析
这首诗以淡墨勾染的风景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情思的遥远抒情。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将诗和画融合在一起。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待渡图”。江水修长地横在县城边,城郭房舍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展现出幽静的景象。渡船要教人唤,因此行人稀少,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静谧。通过这幅画面,读者可以想象到江州司马在水边焦急地等待渡船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突然出现了“忽似”,引出了另一幅似是而非的“待渡图”。这次的场景是渭水和蔡渡,但依然是一条江水和一个渡口。相似之处在于微风吹拂着岸边的青草,细沙铺满滩头,而毛毛细雨使画面变得朦胧。这些景象唤起了诗人无限的往事和归思,交织在这两幅既相似又不相同的画面中。诗中的“草风沙雨”色调凄迷,衬托出诗人幽独凄怆的心境。这种平淡而含蓄深远的诗风正是白居易的独特风格。

绝句的规律要求转折得出,结构要好。第三句的“忽似”一转,情感立即跳跃,从而引出了第四句无限风情的表达。这个“忽似”巧妙地凌空而来,触景而及,带出了新的境界。这种突然而来的新境界正好说明了诗人经常想着渭村。诗人的梦魂萦绕,才产生了这突然的联想,让读者在无声处感受到他的所思所想。明代钟惺在《唐诗归》中赞扬白居易的诗说:“看古人轻快诗,当另察其精神静深处……此乃白诗所由出,与其所以传之本也。”这首诗通过巧妙的转句,从“轻快”中获得了“静深”的妙处。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等待渡河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待渡图”。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隐藏的思乡之情,通过平淡而含蓄深远的语言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境界。


诗文: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