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江》原文赏析

  • jiàn
    chāng
    jiāng
  • [
    táng
    dài
    ]
    bái
  • jiàn
    chāng
    jiāng
    shuǐ
    xiàn
    mén
    qián
    jiào
    rén
    huàn
    chuán
  • wǎng
    nián
    guī
    cài
    cǎo
    fēng
    shā
    weì
    biān

原文: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译文及注释

译文:修水江流经县门前,我立即站在江边,派人去喊渡船。突然感觉就像往年回家一样,在蔡渡等待船只,风吹着野草,雨打着沙滩,我立即站在渭河岸边。

注释:修水江:即建昌江,起源于江西修水县西部,向东流入鄱阳湖。
县:即指建昌县,唐代属于洪州,现在是江西永修县。
教:使,令。
唤渡船:后来的人根据白居易的诗意,在修水江岸边建立了唤渡亭,并刻上了石碑诗。
蔡渡:位于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下邽镇),与作者的故居渭村隔着渭水相对,因汉代孝子蔡顺而得名。 《建昌江》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在江州创作的。白居易当时因公事到江州附近的建昌江去,他在渡口的所见所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写下了这首绝句。

在此之前,白居易曾在长安担任校书郎,但因母亲逝世而辞职。他选择在长安附近的渭村居住了四年。从风波险恶的官场来到农村的自由天地,使他的心情变得十分坦荡舒畅。在丧服期满之后,他又被起用为太子左赞善大夫,卷入了宦海的波涛之中。然而,仅仅一年的时间,他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段经历使白居易对人生的起伏和官场的险恶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江州渡口,他看到了江水的波涛汹涌,也感受到了自己在宦海中的坎坷和挣扎。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水的景象,表达了白居易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他用简洁而深刻的文字,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起伏和命运变迁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痛苦和无奈。 《建昌江》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淡墨勾染的风景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情思的遥远抒情。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将诗和画融合在一起。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待渡图”。江水修长地横在县城边,城郭房舍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展现出幽静的景象。渡船要教人唤,因此行人稀少,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静谧。通过这幅画面,读者可以想象到江州司马在水边焦急地等待渡船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突然出现了“忽似”,引出了另一幅似是而非的“待渡图”。这次的场景是渭水和蔡渡,但依然是一条江水和一个渡口。相似之处在于微风吹拂着岸边的青草,细沙铺满滩头,而毛毛细雨使画面变得朦胧。这些景象唤起了诗人无限的往事和归思,交织在这两幅既相似又不相同的画面中。诗中的“草风沙雨”色调凄迷,衬托出诗人幽独凄怆的心境。这种平淡而含蓄深远的诗风正是白居易的独特风格。

绝句的规律要求转折得出,结构要好。第三句的“忽似”一转,情感立即跳跃,从而引出了第四句无限风情的表达。这个“忽似”巧妙地凌空而来,触景而及,带出了新的境界。这种突然而来的新境界正好说明了诗人经常想着渭村。诗人的梦魂萦绕,才产生了这突然的联想,让读者在无声处感受到他的所思所想。明代钟惺在《唐诗归》中赞扬白居易的诗说:“看古人轻快诗,当另察其精神静深处……此乃白诗所由出,与其所以传之本也。”这首诗通过巧妙的转句,从“轻快”中获得了“静深”的妙处。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等待渡河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待渡图”。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隐藏的思乡之情,通过平淡而含蓄深远的语言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境界。 《建昌江》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祖籍是太原,但在曾祖父时迁居下邽,后来在河南新郑出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被世人称为“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因此被称为“诗魔”和“诗王”。他的诗作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政治时事、爱情离别等各个方面。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情,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曾担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等职位。然而,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享年74岁。他被葬于香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作。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总结起来,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题材,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他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最终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他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赏析。

猜您喜欢

晚秋夜

唐代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秋夕

唐代 白居易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遗爱寺

唐代 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