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原文赏析

  • [
    táng
    dài
    ]
    bái
  • yǒu
    suǒ
    niàn
    rén
    zài
    yuǎn
    yuǎn
    xiāng
  • yǒu
    suǒ
    gǎn
    shì
    jié
    zài
    shēn
    shēn
    cháng
  • xiāng
    yuǎn
    zhān
    wàng
  • cháng
    shēn
    jiě
    liáng
  • kuàng
    cán
    dēng
    宿
    zài
    kōng
    táng
  • qiū
    tiān
    shū
    weì
    xiǎo
    fēng
    zhèng
    cāng
    cāng
  • xué
    tóu
    tuó
    qián
    xīn
    ān
    wàng

原文: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相关标签:思念爱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有深深思念着的人,却相隔很远在他乡。
我有所感怀的事情,但深深的埋在心底。
故乡遥远难以归去,我没有一天不瞻望它。
心中忧愁苦闷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只能独自宿在这空堂中。
秋天还没有来临,却已风雨纷纷。
不学学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记曾经的过往!

注释:
乡:家乡。
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夕: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夕相处。无夕:日日夜夜。
残灯: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
空堂:空屋。
晓:到来,来临。
正:此时。苍苍:纷纷。
头陀:苦行僧。
安:怎么。 《夜雨》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公元811年写下了这首诗。从诗中的“独宿在空堂”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为了表达作者对一个与他相爱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而写的。根据学者周相录的考证,这个女子就是白居易在其他诗作中多次提到的“东邻婵娟子”湘灵。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房间中度过一个夜晚时写下的,他思念着湘灵,对她的爱意溢于言表。这首诗可能是表达了作者对湘灵的深情厚意,以及他在夜晚独自思念她的心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了解白居易与湘灵之间的感情纽带的机会。 《夜雨》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雨”这个场景,给人一种寂寥、凄凉的感觉。夜晚的雨声,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助。作者通过简洁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让人感受到了思念的深度和痛苦。

整首诗的结构非常紧凑,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一方面,作者思念故乡和亲人,对他们的思念之深无法言表;另一方面,他又感到远离故乡和亲人,无法与他们相见。这种矛盾的感觉让作者的心情变得复杂而痛苦。

诗中的描写手法也非常巧妙。作者通过使用冷暖色彩的对比,将思念和痛苦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冷冰冰的字眼“隔”、“结”给人一种被分离的感觉,而火热的情感却无法抵挡冰冷的现实。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此外,诗中的夜雨场景也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夜晚的雨声,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助。作者通过简洁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让人感受到了思念的深度和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现了思念和痛苦的感觉。整首诗给人一种凄凉和寂静的感觉,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夜雨》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祖籍是太原,但在曾祖父时迁居下邽,后来在河南新郑出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被世人称为“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因此被称为“诗魔”和“诗王”。他的诗作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政治时事、爱情离别等各个方面。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感情,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曾担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等职位。然而,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享年74岁。他被葬于香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作。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总结起来,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题材,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他在官场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最终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他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赏析。

猜您喜欢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宋代 晏几道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唐代 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八六子·倚危亭

宋代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唐代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清代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