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原文赏析

  • ·
    chóng
    weí
    shēn
    xià
    chóu
    táng
  • [
    táng
    dài
    ]
    shāng
    yǐn
  • chóng
    weí
    shēn
    xià
    chóu
    táng
    hòu
    qīng
    xiāo
    cháng
  • shén
    shēng
    yuán
    shì
    mèng
    xiǎo
    chù
    běn
    láng
  • fēng
    xìn
    líng
    zhī
    ruò
    yuè
    lòu
    shuí
    jiào
    guì
    xiāng
  • zhí
    dào
    xiāng
    liǎo
    weì
    fáng
    chóu
    chàng
    shì
    qīng
    kuáng

原文: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思念爱情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幽寂的厅堂中,帷幕层层深垂;独自躺在床上,回忆过去,倍感静夜的漫长。
巫山神女与楚王的艳遇,原来只是一场梦;青溪小姑的住所,本来就是独自无人的。
风波不相信菱枝柔弱,偏要摧残;就像那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没有月露滋润使其飘香。
即使相思没有任何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可以算是痴情了。

注释:
神女:指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小姑句:出自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直道两句:意思是即使相思没有任何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可以算是痴情了。
直道:即使,就说。
了:完全。
清狂:旧注认为不狂之狂,就像现在所说的痴情。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然将诗中的人物解释为女子,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为贴切。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是他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无题诗独特艺术风貌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和相思无望的苦闷为主题,通过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展开,使得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成为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的某些具体情事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非常概括。首联“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描绘了一个层层叠叠帷幔低垂的闺房,幽邃宁静的环境。夜深了,闺房的主人上床后却心事重重、辗转反侧,凄清的长夜何其漫漫。她为何迟迟不能入眠?她在想什么呢?诗中并没有明确交代,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是女主人公长夜无眠的思绪吗?她曾经像巫山神女一样有着浪漫的奇遇、过着恩爱的生活,但原来只是一场梦。至于这场梦是她的向往,还是曾经的巫山云雨,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如梦似幻,我们无从得知。但现状很明显,她还像清溪小姑一样,独自一人,没有伴侣。这里的“本无郎”既有孤单、寂寥、无奈的意味,也有自我安慰的味道。颔联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典故,融合了神话的传奇色彩和乐府的文化韵味,写得瑰奇迷离,摇曳多姿。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则通过客观事物来影射主观感情。菱生水中,大风吹来,波起浪涌,激得菱叶翻飞,菱枝欲折;菱枝本柔弱,但风波却“不信”,这是否意味着有些纤弱的东西,是经不起生活的波浪的,即使“不信”,要逆势而为,终究是徒劳无功。月下的露珠,谁会滋润桂叶,让其散发出馨香?这表达了女主人公无可依靠、无所寄托的幽怨。颈联的意象具体而鲜明,但象征的意味相当隐晦,可能是抒写那个女子在长夜无眠时的慨叹,可能是暗示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也可能是诗人自伤身世,历来有不同的解读。

尾联“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直接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感受。相思之苦已经没有任何益处,但她的惆怅却是清澈而狂放的。这句诗直抒胸臆,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无奈和痛苦。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象征,展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苦闷。诗中的环境描写和意象运用都非常巧妙,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照片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郑州荥阳,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他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被誉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为他们的诗文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所以被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然而,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因此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他的诗歌很受欢迎,但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含义。

由于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李商隐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猜您喜欢

八六子·倚危亭

宋代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唐代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清代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