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二首》原文赏析

  • èr
    shǒu
  • [
    táng
    dài
    ]
    shāng
    yǐn
  • zuó
    xīng
    chén
    zuó
    fēng
    huà
    lóu
    西
    pàn
    guì
    táng
    dōng
  • shēn
    cǎi
    fèng
    shuāng
    feī
    xīn
    yǒu
    líng
    diǎn
    tōng
  • zuò
    sòng
    gōu
    chūn
    jiǔ
    nuǎn
    fēn
    cáo
    shè
    dēng
    hóng
  • juē
    tīng
    yìng
    guān
    zǒu
    lán
    tái
    leì
    zhuàn
    péng
    (
    zhuàn
    péng
    zuò
    duàn
    péng
    )
    wén
    dào
    chāng
    mén
    è
    绿
    huá
    nián
    xiāng
    wàng
    tiān
  • zhī
    qín
    lóu
    tōu
    kàn
    wáng
    yuàn
    neì
    huā

原文: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转蓬 一作:断蓬)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相关标签:爱情组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夜星光璀璨,凉风习习,酒宴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天上的萼绿华,总觉得遥远好似相隔天涯。
哪里知道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得以在一旁窥见美人的容颜。

注释:星辰:众星,星之通称。
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一作“画堂”。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隔座送钩:一队用一钩藏在手内,隔座传送,使另一队猜钩所在,以猜中为胜。
分曹:分组。射覆:把东西放在遮盖物下使人猜。
嗟(jiē):叹词。听鼓应官:到官府上班,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召集僚属,午刻击鼓下班。
走马:跑马。兰台:当时李商隐在做秘书省校书郎。
类:类似。
转蓬:指身如蓬草飞转。转,一作“断”。
阊(chāng)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
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
抵:至,到。一作“尚”。相望:期盼伊。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
秦楼客:《列仙传》:“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
看:一作“著”。 《无题二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婉约派为主,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描写著称。其中,他的一些诗作被称为“无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关于“无题”诗的分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些诗作属于寓言,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观。这种解读认为,“无题”诗是李商隐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另一种观点认为,“无题”诗实际上是赋本事的。这种解读认为,李商隐的诗作中常常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情感,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悟。

然而,从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更多的是属于写艳情的。这些诗作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向对象,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语言,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这种解读认为,“无题”诗是李商隐对爱情的表达和追忆,是他对爱情的痴迷和无法言说的情感。

无论是哪种解读,李商隐的“无题”诗都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达。这些诗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也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通过对“无题”诗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也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生、爱情和美的独特见解。 《无题二首》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昨夜的欢聚为开篇,通过曲折的笔墨展现了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的情景。诗中的“昨夜星辰昨夜风”回环往复,语气舒缓,给人一种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诗人没有明确地写出地点,而是通过周围环境的烘托,让读者不由自主地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所打动。

接下来的颔联写出了今日的相思。诗人与意中人分处两地,通过“身无彩凤双飞翼”表达了怀念之切和相思之苦,希望自己能够像五彩凤凰一样拥有双翅,飞到爱人身边。而“心有灵犀一点通”则表达了彼此心意的深刻相知。这两句诗将痛苦与甜蜜、寂寞与期待融合在一起,刻画了深深相爱却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心态,堪称千古名句。

颈联描写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夜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但诗人却感到寂寥,没有了佳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孤独,凄凉之情令人动容。

尾联写出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诗人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这句话解释了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整首诗以诗人的心理活动为出发点,感受细腻而真切。诗人将一段难以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木三分,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无题二首》赏析详情»

鉴赏

物,有着神奇的力量。诗中的“灵犀”指的是犀牛角,用来比喻两颗心之间的默契和心灵的相通。虽然身体上相隔,但心灵却能够互相感应,这种深切的情感使得彼此之间的距离变得微不足道。这样的描写既表达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又展现了爱情的神奇和奇妙之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三、四两句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烘托诗人内心的情感。无边的落叶纷纷飘落,长江滚滚而来,给人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这里的自然景物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对照。诗人的思绪如同落叶一样无边无际,长江的滚滚奔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末联是说,江上来往的人们,只喜欢鲈鱼的美味。这里的江上往来人可以理解为世俗的繁华和喧嚣,而鲈鱼则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美好和纯粹。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于世俗的厌倦和对于内心美好的追求。他希望能够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粹。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昨夜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和比喻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爱情的渴望。这首诗既有着深刻的内涵,又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感受。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成为了李商隐爱情诗中的经典之作。 《无题二首》鉴赏详情»

赏析二

“送钩”、“射覆”来描绘了聚会的热闹场景。上句“隔座送钩春酒暖”写了酒宴的热闹和温暖。诗人通过“送钩”这个游戏,展示了聚会的欢乐氛围。下句“分曹射覆蜡灯红”则写了猜灯谜的情景。蜡灯的红光照亮了整个场景,增添了热闹的气氛。整个颈联通过描绘聚会的游戏和猜谜活动,展示了人们欢聚一堂的快乐。



尾联写道:“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上句“嗟余听鼓应官去”写了离别的情景。诗人听到鼓声,意味着他要离开了。这里的“应官去”可以理解为应命而去,也可以理解为应考而去。下句“走马兰台类转蓬”则写了离别的心情。诗人离开时,心情如同飘荡的蓬草一样,无所依托,漂泊不定。整个尾联通过描写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整首诗以七言律诗的形式,通过描写时间、地点、相思之苦、聚会的热闹和离别的情景,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诗人通过曲折的笔墨和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具意境和深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无题二首》赏析二详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岁小姑娘喜欢偷偷地照镜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画成长眉了。
Ten-year-old girl goes on an outing to the countryside imagining lotus flowers as her dress.
At the age of twelve she starts learning to play the zither and the silver armor on her fingers has never been taken off.
At the age of fourteen she avoids meeting men even her closest relatives. At this time she may be guessing when she will get married.
At the age of fifteen she turns her back to the swing and cries in the spring breeze fearing the passing of spring.

Hidden away one does not feel tired from sightseeing. When inviting guests during the hot autumn no one invites me.
I walk back and forth in the green bamboo forest feeling melancholy and longing. The pond water is clear but it is still lonely and deserted.
The flowers in the wild are finally soaked and the butterflies in the wind pretend to be charming.
Various worries cannot be resolved even if you and I walk hand in hand I still feel bored and dull.

注释:
偷:指羞涩,怕人看见。
长眉:古以纤长之眉为美,《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
踏青:《月令粹编》引《秦中岁时记》:“上巳赐宴曲江,都人士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芙蓉:荷花。《离骚》:“集芙蓉以为裳。”裙衩:下端开口的衣裙。
筝(zhēng):乐器,十三弦。
银甲:银制假指甲,弹筝用具。
六亲:本指最亲密的亲属,这里指男性亲属。
悬知:猜想。
泣春风: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背面:背着女伴。秋千下:女伴在高兴地打秋千。
招邀:邀请。
裛(yì):沾湿。
风蝶:风中之蝶。娇饶:柔美妩媚。
不自聊:不能自行排遣,烦闷无聊。 《无题二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情。诗中的少女形象被用来象征诗人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诗人通过描写少女的成长和内心的矛盾,表达了自己对于未能实现理想和追求的苦闷和无奈。

诗中的少女从八岁开始就展现出对美的追求和高洁的情操。她学艺刻苦,学弹秦筝,展现了她对于艺术的热爱和执着。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面临着成长带来的困惑和矛盾。十四岁的她开始怀春,躲在深阁中回避男性的关系,表现出她对于婚姻和未来的担忧和矛盾心理。而到了十五岁,她无处倾诉相思之情,感到无助和烦闷,甚至对于秋千之戏也失去了兴趣。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未能实现理想和追求的苦闷和无奈。

从诗中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位少女很可能是诗人的初恋对象。诗人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写出了如此动人心弦的诗。然而,他们的恋情并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最终以泪水和叹息告终。诗人在后来的作品中仍然写着这段无果的初恋,表达了对于这位姑娘的深深思念和留恋之情。

有专家认为,这首诗是诗人自喻少负才华、渴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而又忧虑前途的写照。诗人在《樊南甲集序》中自称能著《才论》、《圣论》,表明他在十六岁时就有了才华和渴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心情。然而,由于初恋对象的父母不同意他们的婚姻,使得他的理想和追求受到了阻碍。这首诗被称为“无题”,也许正是因为诗人无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矛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少女的成长和内心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理想和追求的苦闷和无奈。诗中的少女形象象征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而诗人对于初恋的思念和留恋也贯穿了整首诗。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慨。 《无题二首》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照片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郑州荥阳,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他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被誉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为他们的诗文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所以被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然而,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因此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他的诗歌很受欢迎,但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其中的含义。

由于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他的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中。李商隐去世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猜您喜欢

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雁

金朝 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九歌·湘夫人

先秦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 一作:嫋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白头吟

两汉 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