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介之推偕母归隐》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了介之推的动机和心理。介之推认为晋文公能够重登九五之位是天命的体现,而“二三子”据天功为己有则是贪婪的表现,相当于犯罪。晋文公不以此为奸,反而给予赏赐,导致上下蒙蔽,这让介之推不屑效仿。
母亲和介之推有两次对话。第一次对话是试探性的建议,母亲问道:“何不自己也去求得赏赐呢?否则,就这样默默地死去又能怨谁?”然而,介之推拒绝了这个建议,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二三子”的行为是错误的,去效仿只会更加罪大恶极。而且,他已经说了晋文公的坏话,就不能再领取他的俸禄。母亲再次问道:就算不要赏赐,那么让他知道你有功怎么样呢?介之推再次拒绝,认为既然要隐居了,就没有必要追求这样的名声。
这段对话写得十分巧妙,既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介之推的心理,又不流于枯燥的说理。介之推藐视富贵,正气凛然,而母亲则不动声色,旁敲侧击,两者的对话跃然纸上,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思想和态度。
总的来说,通过对话的方式,本文成功地揭示了介之推的动机和心理,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