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历史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晋国公子重耳因为内乱而流亡国外,一路上饥饿难耐。他的随行者介之推为了救他的性命,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煮熟给他吃。重耳后来回国成为晋文公,但却忘记了救命之恩。介之推和他的母亲选择隐居深山。
晋文公得知后派人去请介之推,但他拒绝出来。据传来人纵火烧山,试图逼迫母子下山,介之推和母亲抱着一棵大树,最终被烧死在山上。这一天正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为了纪念介之推,人们定下每年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清明节,这一天全国禁火,只能吃冷食。
故事还没有结束。晋文公非常悲伤,他砍下那棵大树制成木屐穿上,叹息着说:“悲乎,足下!”据说这成为了“足下”这一典故的来源。
绵山因此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名胜。从史料记载来看,从三国曹魏时期到元末,历代都曾进行过6次大规模修建。然而,1940年1月10日,绵山被日军战火摧毁。解放后,绵山被山西省政府列为重点风景名胜区,并在90年代进行了全面修复和扩建。不仅修复了被日军烧毁的寺庙,还开发了水涛沟瀑布群和栖仙谷自然风光两大景区。每年寒食清明,人们都会深切怀念介之推的高尚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