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赠张十一署(或作李有花)的赏析

赏析
这首诗的赏析主要分为前后两段。前十一句是前段,主要描写了李花的盛开和夜间的奇景,展现了韩愈对客观景物的描写能力。后八句是后段,表达了韩愈对自己年少时赏花心情的怀念,以及政治上的失意。整首诗写得精妙细腻,情感与景物相融合。

前十一句主要描写了李林繁花的盛开和奇特景象。韩愈可能早就领略过李花在黑夜中的奇景,因此夜游李林并非无因。他将李林比喻为果园,有桃李等果树林,但夜间因为红色反光微弱,而洁白的李花反光强烈,所以“花不见桃惟见李”。接下来的几句以大笔挥洒的方式描绘了李林的神光,气势非凡,压倒一切。他用“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涣”来形容风雨对李花的压迫,李花的洁白超过了白雪,李林的白涛腾空盖地,无边无际。最后一句“君知此处花何似?”没有下句,因为有删节。

“白花倒烛天夜明”至“照耀万树繁如堆”六句并未回答前面的问题,而是继续描写了李林繁花的气势。李花的照耀压倒一切,如同天已破晓,群鸡惊鸣,官吏们纷纷起床。太阳升起,霞光万道,使人眼花缭乱,这里没有明确说是阳光还是李花的神光,但是所有的树林都被照耀得明亮奇异,如同堆垛的玉山。

虽然李花夜间的奇景确实令人惊叹,但韩愈在诗中夸饰描写,其真实目的显然不在于描写李花本身,而是表达了他的感受和思考。韩愈对李花一直有着特殊的情感,他的诗集中还有另外一首《李花二首》,其中第二首也描写了月亮和李花的奇景,但是最后却写到了“玉皇家”的席上,韩愈却不愿意参加皇家的酒宴,因为李花的神韵已经深深印在他的心中,“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加”。谜底揭开,“君知此处花何似?”写李花即是写自己,自己的灵魂和人生操守就正像李花一样。


诗文: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风揉雨练雪羞比,
波涛翻空杳无涘。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
对花岂省曾辞杯。自从流落忧感集,欲去未到先思回。
只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尊独就醉,
不忍虚掷委黄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