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鳄鱼文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当时的中国著名文学家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而得罪了唐宪宗,差点被处死。幸运的是,裴度出面救了他,但韩愈却被贬为潮州刺史。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韩愈刚到潮州就听说恶溪中的鳄鱼成为了当地百姓的噩梦,它们吞食了附近居民的牲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于是,在元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韩愈写下了这篇名为《鳄鱼文》的文章,旨在劝戒鳄鱼搬迁。这篇文章以韩愈独特的文笔和思想深度,表达了他对鳄鱼行为的谴责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他通过描绘鳄鱼的凶残和对人类的威胁,呼吁鳄鱼们搬迁到更适合它们生存的地方,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这篇《鳄鱼文》不仅是韩愈在潮州任职期间的一次重要创作,也是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的体现。通过这篇文章,韩愈不仅表达了对鳄鱼行为的谴责,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福祉的关注。他希望通过劝戒鳄鱼搬迁,为人民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和谐的生活环境。

这篇《鳄鱼文》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被视为韩愈文学成就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不仅展现了韩愈卓越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民福祉的关怀。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播和研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诗文: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
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
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
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
其无悔!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