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读书的赏析

赏析
这首诗以纵向展开的方式,从过去写到现在。开头两句描述了过去的情况,接着四句主要讲述了永嘉担任地方官后的情况。中间六句具体描写了读书的情景。结尾四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生活情趣。整首诗以委婉的方式表达了深沉凝重的情感,语调平易亲切。

诗中的“游京华”与“归山川”、“未尝废丘壑”与“心迹双寂寞”通过递进的方式进行了对比。这种递进关系的连词更明确地提示了前后两个时期之间的变化。诗人自述到永嘉以后,他的心不再预测世事,他的行迹也不再交往以安抚自己的心灵。

“虚馆”这两句更具体地描绘了“心迹双寂寞”的景象。实际上,作为一郡之长,他不可能如此清闲。《宋书》中说:“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这表明“绝诤讼”并不是真的没有“民间听讼”,而是因为他心远地自偏,“不再关心”,故意不去听闻。以上几句对于“斋中读书”的诗题来说,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是从大处着笔,委婉地表达了读书时总体的心态和环境氛围。接下来的描写“斋中读书”则是从这一大背景中推出的。

从“卧疾丰暇豫”开始,诗人转入了对“斋中读书”的描写。由于“卧疾”,他只能在“斋中”,有了很多空闲时间。为了排遣无聊,除了写诗作字,他开始了“读书”。接下来的四句具体描写了他读书的情景。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历史,以增进对现实的认识,他的方法是读书和评价。诗中提到的人物有消极避世的隐士长沮、桀溺和热衷仕进的文人扬雄。谢灵运对长沮和桀溺持批评态度,认为隐居耕田是一种“苦”事,不应该嘲笑。而扬雄在易代之际的言行一直受到批评,如李善说他“露才以耽宠,诡情以怀禄”。谢灵运也对扬雄的屈节事人和追求爵禄感到不满,所以在批评长沮和桀溺的同时,也对扬雄采取了嘲笑的否定态度。

结尾的四句是在读书和论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从“既笑长沮桀溺”到“又笑扬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不同人物和不同政治态度的看法。整首诗通过描写读书和论书的情景,展示了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生活情趣。


诗文: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相关标签:叙事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