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词人因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在被贬赋闲的时候,词人登高览胜,眺望着青天,感叹着今古的变迁,内心不禁向往独自垂钓江天、漫游五湖的自由生活。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词。

在被贬黔州期间,词人闲暇时光多以登高览胜为乐。他站在高山之巅,眺望着远方的江河湖泊,感受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他的心灵在这片广袤的天地中得到了宽慰,也因此产生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词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他希望能够独自垂钓江天,享受宁静与自由;他希望能够漫游五湖,畅游于广袤的水域之中。这种向往自由的情感,是词人在被贬黔州期间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思和追求。

这首词以词人的个人感受为基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词人通过描绘江天和五湖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广阔的向往之情。这首词既是词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思,也是他对自由生活的一种追求和憧憬。

总之,这首词是在词人被贬黔州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词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由、宁静和广阔的向往之情。这首词既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思,也是对自由生活的一种追求和憧憬。


诗文: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相关标签:山水写景寄情诉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