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春怨的赏析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代言体的诗进行解读。诗中没有直接使用“春怨”这两个字,但通过描写景物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离别的忧伤和怨恨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中,“朝日”和“残莺”点出了暮春的季节和时间,也引起了读者对春天的回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清晨的莺鸟啼叫,让思妇度过了又一个寂寞的春夜。诗中的“残”字透露出她的迟暮之忧,“伴”字则传达出她的孤独之感。

随着春天的深入,思妇独自守着空荡的闺房,怨忧充满了她的心头。残莺似乎也能感知到她的孤寂,每天都来陪伴她,不停地叫唤,让她更加烦恼。面对无奈的愁绪,她只能拉开窗帘,眼前的景色是芳草萋萋,碧色的天空。这春色勾起了她对往日的回忆,也引起了对未来的悲恨。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景物和情感相互交织,让她无限伤怀,只能再次移开视线。

接下来的两句“时有东风入”和“杨柳千条尽向西”非常巧妙。东风吹拂下,杨柳向西摇摆,既描绘了眼前的景物,又传达了思妇内心的情感。因为唐代征戍多在西陲,丈夫所在的地方,思妇的目光也向西方,她的忧思万缕,整日望着西方。这样的描写形象地概括了思妇的离魂倩影,她高贵而忧伤,执着地望着西方。这样的结尾给人以深情和真挚的感受,含蓄而不显露,触动人心,让人回味无穷。


诗文: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相关标签:春天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