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白楼的赏析

赏析
《登太白楼》是一首由王世贞创作的诗歌,赞美了李白的才华和潇洒风神。诗中通过描写李白登楼的情景,展现了他超逸不群的气概。诗人王世贞在追寻李白的足迹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李白的景慕和抱负。

诗的开头写道:“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这里巧妙地交代了李白登楼的时间和背景,以及他的潇洒风神。诗人用“李供奉”来称呼李白,而不是“李太白”,这是因为李白刚刚去职的官衔是“供奉”,这样的称呼更加准确地描述了李白登楼的情景。诗中还提到李白被“赐金放还”,但他并不在乎,仍然纵情于诗酒和山水之间。

接着诗人写道:“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这里表达了王世贞对李白的景慕和缅怀之情。他认为这座原本不起眼的小楼,在李白的垂顾之后,留下了百代传颂的名声。这里既是对前贤的颂扬,也蕴含着作者追随李白的抱负。

诗的最后两句写道:“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这里描绘了诗人自己登楼望断天涯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海阔天高的境界,表达了自己与李白精神上相接的愿望。他希望能像李白那样,凌虚乘风,进入天界之门,与李白相会。

然而,当诗人从幻境中清醒过来时,他又感到一种失落感。他意识到像李白这样的才华横溢的人,多少年才会出现一个。这种失落感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才华的敬佩和自己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李白登楼的情景和诗人对李白的景慕,展现了李白的才华和潇洒风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敬佩和自己的追随之情。诗中运用了浪漫主义的笔法,通过幻想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李白的神往和对超越尘寰的向往。


诗文: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相关标签:登楼写景咏史怀古咏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