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薛华的鉴赏

鉴赏
这首诗的创作特点是随心而发,直抒胸臆。诗人在面对好友时,将心头的愤懑凄苦倾泻无遗。

诗的首联不仅写出时间、地点,还暗含了诗人的不满。诗人用夜明珠来自喻,说明自己的遭遇如同夜明珠,虽然璀璨夺目,但却埋没在泥沙中不能熠熠发光。

第二联直接描写眼前的景物,视线由近及远,极为开阔。秋天的江水如同郦道元《水经注》中描绘的景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种凄凉悲苦的情感由景而生。

第三联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面对滔滔江水,诗人产生旅泊千里、栖遑百年的感觉。李煜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是对这种感觉的最好概括。

最后一联,诗人难以自持,直接写出与好友即将离别,漫漫旅途,只有泪水相伴的悲凉和哀愁。诗中反映出沛王府放逐事件对王勃是致命一击,乐观向上、热情豪放的王勃渐渐远去,凄凉悲苫、忧郁彷徨的王勃开始出现。

整首诗写景浩荡开阔,抒情真实自然,借景传情,景中见情。诗人通过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愤懑凄苦和悲凉哀愁。


诗文: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相关标签:写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