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的赏析

赏析
上,对宝钗只有同情和怀念之情。

这两首曲子都以宝玉的视角来描写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但是侧重点不同。《终身误》主要表达了宝玉对婚后生活的遗憾和惆怅,他怀念黛玉,对宝钗只有同情之情。这首曲子的意义比较明显,宝玉用满怀惆怅的口吻,直接表达了对缺少黛玉的婚姻生活的遗憾。

而《枉凝眉》则更深入地描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词意较为朦胧含蓄,语气更加哀怨动人。关于这首曲子的具体含义,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认为,这首曲子是以第三者的口吻,写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预示着黛玉将有不幸的结局。曲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的绛珠仙草;而“美玉无瑕”指的是宝钗,她的德言容貌都无可挑剔。黛玉和宝玉前世有缘,今生重逢,彼此真心相爱,但他们的爱情无法成为现实。黛玉终日以泪洗面,实现了她“还泪”的诺言。

另一种说法认为,《枉凝眉》仍然以宝玉的口吻写出,同时提到了黛玉和宝钗。曲中的“美玉无瑕”并非指宝玉,而是指宝钗,她的德言容貌都无可挑剔。宝玉真正深爱的人是黛玉,但他最终却娶了宝钗为妻。这样的结局使黛玉感到“枉自嗟呀”,也使宝钗感到“空劳牵挂”。在宝玉看来,黛玉仿佛是“水中月”一样,可望而不可即;而宝钗犹如镜中之花,看似美丽,却触手冰凉。经过反复比较之后,宝玉还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黛玉的身上,对宝钗只有同情和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两首曲子都以宝、黛、钗之间的婚恋关系为主题,通过宝玉的视角,描绘了他对黛玉的深爱和对宝钗的同情。《终身误》直接表达了宝玉对婚姻生活的遗憾,而《枉凝眉》更深入地描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宝玉对黛玉的深情和对宝钗的冷淡。这两首曲子都以细腻的语言和动人的旋律,展现了宝、黛、钗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红楼梦》中这条主线的复杂性和悲剧性。


诗文: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