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大历四年(769年)担任嘉州刺史,任满后本打算离开蜀中返回京城。然而,由于戎泸间发生了军事动乱,导致他无法顺利离开。为了避免危险,岑参只好折回成都,并在成都的客舍中滞留。在这段滞留期间,他感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离思》。
这首诗是岑参的一首怀旧之作,表达了他对离开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他在成都客舍中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乱军阻路的无奈和遗憾。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是岑参在离世仅四五个月后创作的。这使得这首诗更加珍贵和有深意。诗人在离世前的最后时刻,回忆起滞留成都的经历,表达了对家乡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离思》以其深情和真挚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岑参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和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迷茫。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和思乡的描绘,触动了读者的心灵,成为了一首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