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典故:钱大王打海水
在古代,有一个巨人叫钱大王,他住在钱塘江边的蜀山上。钱大王非常强壮,他经常用铁扁担挑大石块堆成山。有一天,他去挑自己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但盐只够装一头,于是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一块大石头,放在肩上试试重量。正巧,他因为午饭吃得饱,感到有些累了,便放下担子打起瞌睡来。
这时,东海龙王出来巡江,潮水涨起来了。潮水涨到岸上,把钱大王的盐慢慢溶化了。东海龙王闻到水里的咸味,愈来愈浓,他受不了,便逃回海洋,结果把整个海洋的水都弄咸了。
钱大王醒来后发现盐不见了,他闻到江里有咸味,于是举起扁担打海水。他一下子打得大小鱼儿都震死,两下子打得江底翻了个底朝天,三下子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
东海龙王问钱大王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钱大王说:“你把我的盐偷到哪里去了?”东海龙王这才明白海水变咸的原因,他赔罪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赔偿钱大王。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钱大王因为东海龙王偷走了他的盐而发怒,但最终东海龙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赔罪。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诚实守信,不要偷盗他人的财物。
诗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