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篇赏析描述了一首描写流浪生活的悲歌。词人通过描绘深阁帘垂绣、软语灯边、笑涡红透等温馨的氛围,营造出记忆中的家乡和家人团聚的渴望。然而,词人却身处漂泊之中,望断乡关,羡慕寒鸦能够归巢杨柳。这表达了词人背井离乡的愁苦情怀,是战乱时代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词中还描绘了城头上反复吹奏的哀怨号角声,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伤恸之情。词人流露出江山易主的悲痛心情,用“相看只有山如旧”来形容世事的变幻无常。漂泊孤凄之感与亡国之痛融合在一起,使词中的情感更加深沉、悲苦。
词人在描述明天将带上枯荷包冷饭、越过小山谋生的同时,展现了达观的态度。虽然囊中依旧羞涩,但他仍然保持乐观,从困境中显现出坚持生活的决心。词中还描写了词人探手枵囊,幸喜毛锥还在,以及询问老翁是否需要抄写《牛经》的情节,生动地描绘了词人东奔西走的目的和结果。
整首词描写了词人在战乱年代过着流浪生活的悲苦。即使物质上再困窘,词人也不屈服于世俗的压力,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通过描写老翁对《牛经》的冷淡态度,词人透露出当时农村中凋零残败的景象,以及农民生产情绪不高的现实情况。整篇赏析通过描绘词中的情节和意象,展现了词人对流浪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