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的赏析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杨柳枝》进行解读。词中通过描写思妇望着柳条而产生的思绪,展现了柳树的美丽和与美人的联想。首句中提到的“馆娃宫外”和“邺城西”是与美女有关的地方,通过这两个地名的引用,使人们不仅想见柳树,更想见住在那里的美人。树与人相互映衬,柳树的娇美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并暗含思妇以美人自比的意味。思妇越觉得自己美丽,对春天的思念也愈发强烈,于是她举目眺望,所见只是远近垂柳,拂堤映帆。次句中,通过描写江岸的柳树沐浴春风,飘拂多姿,思妇由征帆而想起远去的征人。整个句子构成了一幅广阔渺远的离别图,营造出一种别情依依的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是思妇由柳条而产生的奇异想象。虽然柳条不是芳草,但它同样碧绿,而且还有袅袅长丝,足以牵住远游的人儿,使他对归乡的思念更加强烈。这种意境很新颖,但也很合理,因为柳枝的柔软和长丝可以用来系住游子的心意。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通过折柳相赠来加强对方对自己的思念。作者通过这种习俗和柳枝形态在人心理上所唤起的感受,让人觉得柳枝似乎真有此神通,能够牵住游子的归心。最后一句“王孙游兮归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巧妙地借用芳草没有能耐来衬托出柳枝的神通之广大。

整首词不仅扣住了《杨柳枝》这个词调咏杨柳的主题,而且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联想,将柳树与思妇的情感联系起来,使词中的杨柳成为了系住游子归意的女子的化身。词中处处透露着伊人的倩影,但却只写了柳树,通过写柳树来传达出伊人的神韵,这是这首词写得很成功的地方。


诗文: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


相关标签:女子抒情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