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江南秋色垂垂暮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期间担任江苏师范学堂的教职,主要教授伦理学课程,并同时深入研究叔本华和康德的哲学思想。在这个时期,他试图将哲学的思考与文学的表达相结合,以期在文学作品中寻求直接的心灵慰藉。

《青玉案》是王国维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这首诗以古代传世的青玉案为主题,通过对案上青玉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王国维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寻找内心的慰藉,将自己的哲学思考融入其中,以期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满足。

在这首诗中,王国维运用了精细的描写手法,将青玉案的美丽和珍贵展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对青玉的形状、质地、光泽等方面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青玉的独特之美。同时,他还通过对青玉的象征意义的探索,将其与人生的追求和价值观联系起来,使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意义。

这首《青玉案》是王国维在教学和研究的同时,试图在文学创作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一次尝试。通过对青玉案的描绘和赞美,他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国维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哲学思考的独特见解。它是他在文学创作中探索自我感觉的一次尝试,也是他对美学和伦理学的思考的一次呈现。


诗文: 江南秋色垂垂暮,算幽事,浑无数。日日沧浪亭畔路。西风林下,夕阳水际,独自寻诗去。
可怜愁与闲俱赴。待把尘劳截愁住。灯影幢幢天欲曙。闲中心事,忙中情味,并入西楼雨。


相关标签:江南秋天写景抒情惆怅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