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是对一首诗进行分析和解读。诗中描述了诗人11年前被贬於4000里外的永州,此时终于回来了,表达了他的喜悦和感慨。接下来的两句借用景物来描写回京路上的欢快心情,春光和鲜花是实景,也是作者心理状态的反映。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真切。最后一句“处处新”用得精当,值得深入体味。
诗中的“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描述了诗人11年前被贬斥的经历,概括了他复杂和激动的情感。这句诗包含了他对当年遭受贬斥的愤懑,对长期放逐生活的回忆,以及重回长安时的激动心情。这些复杂的情感在简洁的诗句中得到了凝聚,增强了抒情力量。
诗中的“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描述了诗人回到长安的路上景物明媚喜人。朝廷的诏书让他伴随着温暖的春天回到长安,驿路上花开簇簇,清新又温暖。诗人面对这样的景色,感到激动和喜悦,但他没有明说,而是用“处处新”三字来表达。这样的表达方式胜过了万语千言。这句诗不仅写了花,更写了人,将人的情意寄托于花,又由花来表达人的情意,含蓄而自然流转,非常得体。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儒法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顽固保守势力并没有放松对诗人的打击,他回到长安后再次被贬逐。因此,诗篇在表达诗人的战斗理想的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大地主顽固派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对顽固派头子唐宪宗始终存有幻想,反映出诗人自己的阶级局限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回到长安的喜悦和感慨,以及对景物的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愿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顽固保守势力的不认识和对唐宪宗的幻想,反映了他自身的阶级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