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蘘荷》是一首描写诗人内心恐惧和对朝政腐败的抨击的诗歌。诗中以蘘荷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中蛊毒的恐惧和对贪鄙之徒的愤慨。
诗中首先引用了《本草纲目》中关于蘘荷的记载,说明了白蘘荷可以入药,而赤蘘荷则可以食用。这里的白蘘荷象征着防中蛊的草药。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蛊毒之毒和人之制蛊的动机,表达了恶人制蛊之由和诗人的疑惧之本。诗人认为贪鄙之徒谋富不为仁,这不仅是恶人制蛊的原因,也是诗人防范中蛊的直接根源。
接下来的十句描述了诗人的见闻和感受。诗人观察到蔬果自远至,往来客商众多,有谋取黑钱的机会,因此有人将“蛊”奉若神灵。诗人看到酒铺老板殷勤劝客,联想到甜言蜜语里有毒药,光华的外表包藏祸机。作为贬谪来的罪人,诗人更加警觉,害怕银钱买来灾祸,所以越是饥饿越要小心。
最后八句是诗人自己种植白蘘荷的动机。诗人将白蘘荷视为保护自己的手段,用以全身而退。整首诗平直如话,但却见情见志,尖锐地抨击了贪鄙之徒。
这首诗的背景是公元805年,朝政腐败,宦官得势,革新失败。诗人是王叔文集团的成员,贬谪为永州司马,日无治事,时恐惧。诗人借怕中蛊毒而描述了自己的恐惧心理,窜伏常战栗,怀故逾悲辛。诗人面对的是腐败的朝政,朝政如制蛊一般。诗人借人之制蛊而不仁不义为喻,直刺朝政当值者之贪鄙。
总的来说,《蘘荷》这首诗通过描写蘘荷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中蛊毒的恐惧和对贪鄙之徒的愤慨。诗人通过揭示朝政腐败和贪鄙之徒的真实面目,表达了自己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和对纯真情操的保持。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却寓意深远,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