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是一首描写词人内心忧愁与不平的词作。词人在四十九岁时被排挤出朝廷,被迫留在南方十三年之久,因此称自己已经度过了百年强半。尽管是秋高气爽的时节,词人却感到被抛置在天涯海角,无法享受赏月和观菊的快乐。此外,奸贼当道,国家动荡,词人时常为此忧心忡忡。这首词中的一个“犹”字凝聚了词人的感慨与忧愤。
词中的“高秋”指的是秋高气爽的时候,与谢眺的《奉和随王殿下》诗中的“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相呼应。词人的内心忧愁被比喻为黄花乱飞,使他更加痛恨皓月,因为皓月的存在更加凸显了他的愁绪。这种表达方式是一种婉转曲达的手法,与辛弃疾的《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等作品中的埋怨相似。
下片中,词人转而写自己借酒茶来解愁的情景。他招呼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喝酒,他们喝得狂热而放纵,不计杯数。他们放声高歌,摆脱了文雅的束缚,箕踞而坐,将头巾推到后脑勺露出前额。这种颠狂的态度实际上是内心忧愁的外在表现。词人认为,唯有借酒来忘却内心的忧愤与不平,才能解除忧愁。
整首词通过描写词人内心的忧愁与不平,以及借酒来解愁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己无法实现抗金复国的激愤。这首词以婉转曲达的手法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时代的思考和对自己处境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