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纳兰性德在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去梭龙时的情景。在这之前的三月,他曾随驾东出山海关至盛京(今辽宁沈阳)。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纳兰并没有随驾出巡,而是负皇命行役在外。这是他第一次率队远征,这首词是他在漫漫出关路上的一段痛苦的内心独白。
这段背景描绘了纳兰性德的身份和经历的转变。作为一位词人,他通常是在宫廷中创作,享受着安逸和自由的生活。然而,这次他被皇命所驱,不得不离开宫廷,远离家乡,踏上了一段艰难的旅程。
这首词反映了纳兰性德在旅途中的内心痛苦和孤独。他可能感到迷茫和不安,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困难。这段背景也暗示了他对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的思考。作为一位词人,他是否应该离开创作的环境,投身于政治和战争的世界?这是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整个背景描绘了纳兰性德在康熙二十一年的转折点,他从一个宫廷词人转变为一位远征者。这个转变不仅对他个人来说是一次挑战,也对他的创作和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词成为了他在旅途中的心灵寄托,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