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的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欣赏壁画的过程和感受的描写。全诗可以分为两段。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晚上点燃蜡烛观看壁画的情景。壁画描绘的是山水景色。诗的第三句概括了山水的特征:水势汹涌澎湃,山峰高耸险峻。第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壁画的总体印象:就像置身于仙境中,隔海远望赤城山一样。接下来的五六句描写了山水之间没有雾气,景物清晰如同山阴道上雪后初晴的美景。七八句表达了虽然壁画中的流水回旋,但听不到湍流声,宁静得就像避难于桃花源的秦人一样令人感到安详。这八句描述了诗人观赏壁画的情景。

接着,最后六句描写了诗人观画后的感受。首先是心神清净的感受,静谧中却感觉到壁画中山峦之间有秋猿哀鸣。其次是欢乐的感受,因为欢乐而放歌行吟,一直到第二天清晨。最后是第二天清晨再次观看壁画时,看到了海客扬帆,诗人产生了壮阔的胸怀,表达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

诗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创造出了用以表现整个画面意境的艺术意象。这些意象虽然迷离,但细细品味后暗示性丰富,不仅不妨碍反而极大地吸引和调动读者,让读者以丰富的艺术联想去细细感受。虽然有些迷离,但最终却感到美好。难怪诗人在烛光照耀下产生了仙游之想。这首诗不是具象地描绘,而是通过虚幻的意象传达情感,避免了画的局限,突出了诗的特长。正是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诗在艺术上取得了主要的成功。


诗文: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只将叠嶂鸣秋猿。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相关标签:想象自由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