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唐代诗人杜甫在大历元年(766年)暮春时节,游历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后前往夔州(治今重庆市奉节县)的情景。据推测,这首诗应该是杜甫到达夔州后不久所作。在夔州,杜甫目睹了下层劳动人民所面临的困苦生活以及当地的土风民俗,这让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负薪行》这首诗。
诗文: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