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师东的赏析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唐朝政策失误、军纪败坏、藩镇割据和战后凄惨景象进行了批评和描写。

首先,诗的前两句批评了唐朝政府在抵御藩镇方面的失误。为了对抗藩镇,朝廷养了大量的军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然而,朝廷对军费的使用不当,滥施赏赐以买取官兵的斗志,结果得不偿失。诗人在这里批评了朝廷对平定叛乱的战争缺乏有效的措施。

接着,诗的三、四句写了军纪败坏的情况。朝廷过于推行厚赂将领的政策,导致将领们对违反军令的人不依法严惩,只知道虚报战功以获取厚赏。这种情况使得军纪败坏,战争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然后,诗的五、六句写了藩镇割据得以存在的原因。唐朝政治腐朽,宦官擅权的情况进一步发展,他们甚至操纵皇帝废立生死的权力。诗人感叹朝廷不求贤才辅佐,导致藩镇拥兵抗拒朝命。诗中指出,藩镇割据的形成与长期存在,关键在于朝廷内部贤人失位,政事不修。

最后,诗的最后两句描写了战后的凄惨景象。藩镇割据导致了一片群盗杀掠的景象,战后的沧、景地区骸骨遍布,城市空荡荒凉,幸存的人口寥寥无几。这些描写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惨状。

整首诗中,四句连用典故,比喻恰切,讽刺辛辣,正反相间,对照鲜明。同时,诗人运用了“未闻”、“唯是”、“但须”、“岂假”等词语,使得诗歌的表达方式新颖多变,一气呵成。


诗文: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相关标签:借古讽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