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是元代文学家萨都剌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作于元至顺三年(1333年),当时的皇帝听信奸臣的谗言,将萨都剌从翰林国史院贬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迫使他离开京城南下任职。这个贬谪之命令让萨都剌深感不满和悲凉。

在元代,皇帝的权力是绝对的,他们可以随意任免官员,而且常常会听信奸臣的谗言。萨都剌作为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曾经在翰林国史院担任要职,享受着荣耀和地位。然而,由于某些原因,他被贬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这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职位,相当于被贬为地方官员。这个贬谪之命令对于萨都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不仅失去了在京城的地位和声望,还被迫离开家乡,南下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工作。

这首词《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词中表达了萨都剌对于自己被贬谪的不满和悲凉之情。他用凤凰池作为象征,描述了自己曾经的荣耀和地位,以及现在的失落和孤独。词中的“去年人”指的是自己,他在凤凰池中度过了辉煌的时光,而现在却被迫离开,心情愁苦。整首词以凄凉的笔调描绘了萨都剌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首词不仅是萨都剌个人经历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元代,官员的命运往往取决于皇帝的心情和奸臣的谗言,许多人都因此被贬谪或失去了地位和荣耀。萨都剌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于这种不公和命运的不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总之,《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是元代文学家萨都剌在被贬谪后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描绘自己的悲凉和无奈,抒发了对于命运的不满和对于社会黑暗的反思。这首词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诗文: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相关标签:婉约感伤时光情怀小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