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乐清箫台的赏析

赏析
篇壮丽的乐清箫台山赏析。

乐清箫台山是乐成得名的渊源之地,而乔吉的小令《双调·水仙子·乐清箫台》则使箫台山美丽的故事传遍了五湖四海。乔吉借醉卧箫台山下金溪之畔,唤来猿猴拆除张文君的丹灶,表达了寻仙访道的意愿。这首小令以玉树、白鹤、天风、王子晋等元素,写出了时空变迁的美妙,洒落一地风雅。

箫台山顶的箫台明月是乐成八景之一。在月明之夜,山风林泉中似乎有箫声缈渺低吟,给人一种神秘而美妙的感觉。乐成八景包括了白鹤晨钟、箫台明月、双瀑飞泉、东塔云烟、西岑松雪、紫芝晚磬、云门福地、盖竹洞天等景点。在明朝嘉靖年间,乐成赵文韶等人捐建了沐箫寺和八老亭,陈璋还写了《八老亭记》来赞扬这些人的高雅情趣。而沐箫寺前的六棵枫树在秋天时一片红艳,因此也有了“六枫秋艳”的美称。

梅溪书院是乐清的一处重要文化遗址,有着近九百年的历史。门生弟子遍布海内,将乐清千百年积聚的耕读文化的精华辐射到乐清全境和书院弟子足迹所到之处。然而,在民国年间,梅溪书院毁坏了。现在,王十朋故乡四都的有关部门正在考虑重建当地的梅溪书院。乐成的梅溪书院就像一首古老而雄壮的“奋进协奏曲”,始终在历史的琴键上跳跃着、轰鸣着。

乐清箫台山的沐箫泉亭、箫台桥、箫台明月、箫台巷等地,都是乐清人以顽强的生存能力打造出来的乐清风骨的象征。这些地方展现了乐清人对故园家山的深深眷恋和热爱,谱写了一篇壮丽的乐清箫台山赏析。


诗文: 枕苍龙云卧品清箫,跨白鹿春酣醉碧桃,唤青猿夜拆烧丹灶。
二千年琼树老,飞来海上仙鹤。
纱巾岸天风细,玉笙吹山月高,谁识王乔?


相关标签:写景抒情喜爱水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