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曼卿的赏析

赏析
这首赏析是对石延年的一首挽诗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石延年是一位多才多艺、性格洒脱幽默的艺术家,他的诗歌和书法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不幸只活了四十七岁。石延年的早逝对他的好友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突然的离世更加加重了作者的悲痛之情。这首挽诗通过抓住“突然”这一点来表达诗人的悲痛之情。

诗人采用了对照的手法,通过对比一年前春天与石延年相会的场景和一年后春天为他送葬的场面,突出了他的去世非常出人意料,从而突出诗人的悲痛欲绝的心情。诗中描写了一年前的春天,细雨绵绵,百花盛开,两人欢乐无边。插花和醉倒等喜剧性事件展示了二人的亲密无间。接着,诗人以“今年恸哭来致奠”承接上文,使气氛突然转变,增强了事变的突发感。送葬的场景表达了悲伤之情。诗中的“春晖”与前文的“春雨”和“百花”相呼应,表明百花盛开,春光依旧,但故人已不可复见。而“花已破蕾”与“插花”相呼应,表达了插花的主人已经离开,无法再见到他的颜色。然而,在诗人的心中,他并没有死去,“精魄飘忽随朝霞”,他的灵魂已化作美丽的朝霞。这表现了诗人对亡友的眷恋之情。

最后四句描写了诗人送葬归来后,目睹亡友遗物,再次勾起内心波澜,是全诗的抒情高潮。诗人因悲痛而不能进食,看到挂在壁上的亡友遗墨更加激发了悲哀之情。石延年的书法被形容为“气象方严遒劲,极可宝爱,真颜筋柳骨。”这里诗人用“栖鸦”来形容他的遗作,点出了石延年书法的神韵和骨力,也巧妙地暗示睹物思人、黯然神伤的感情。这一切使诗人发出了无穷悲叹:死生之隔,竟如此不可逾越;遗墨在即,而音容难再现了。于是极度悲痛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整首诗真挚奔放,构思精巧,是一首很感人的挽诗。


诗文: 去年春雨开百花,与君相会欢无涯。
高歌长吟插花醉,醉倒不去眠君家。
今年恸哭来致奠,忍欲出送攀魂车。
春辉照眼一如昨,花已破颣兰生芽。
唯君颜色不复见,精魂飘忽随朝霞。
归来悲痛不能食,壁上遗墨如栖鸦。
呜呼死生遂相隔,使我双泪风中斜。


相关标签:追忆友谊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