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五绝是一首即兴咏史诗,具有独特的特色。诗人运用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写道:“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这里诗人借用了《秋风辞》的意境,表达了自己要渡过黄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的愿望。这两句暗示了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也让人联想到唐玄宗效仿汉武帝的行为。历史仿佛重演,但诗人并没有点破其中的意义,而是留给读者自行理解。然而,题目却点出了“惊”字,表明诗人的思绪受到了震惊。这是否是因为个人遭遇而感到震惊呢?从字面上看,似乎有点像是即景自况。他在汾水上被北风吹起,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的到来;而他当时正处在一生中最失意的境地,被贬谪出京。就像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远离,来到了汾水上。这也符合题目“汾上惊秋”的意思。因此,前两句的含义是复杂的。总的来说,诗人在即景起兴中表达了对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同时也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接下来的两句写道:“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诗人表达了自己心情的伤感和惆怅,同时又遇上了草木凋零的景象,他再也不愿听到这凄凉的秋风声音了。为了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这种心情,诗人在后两句明确地解释了。“心绪”在这里指的是愁绪纷乱。“摇落”借用了《秋风辞》中“草木黄落”的意思,也与战国楚国的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相同。这里用来形容凄凉的天气,也用来比喻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这里的“逢”指的是愁绪再加上挫折,暗示出心绪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失意。“秋声”指的是北风,它的声音肃杀,所以“不可闻”。听到这肃杀的声音,只会使愁绪更加纷乱,心情更加悲伤。这明确地表明了前两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五绝通过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情。他在即景起兴中抒发了对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同时也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诗中的意象和语言都很精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