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洛城春晚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宋仁宗时期苏轼与王弗结为夫妻的情况以及苏轼在洛阳时怀念妻子所作的《一斛珠·洛城春晚》。根据文中的描述,苏轼在1054年与王弗结为伉俪,当时苏轼年仅21岁,而王弗则只有16岁。这段婚姻关系的建立发生在宋仁宗至和元年。

而《一斛珠·洛城春晚》这首诗作约作于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闰三月。苏轼当时正在从蜀地赴京途中经过洛阳,他在洛阳时怀念妻子王弗,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可能是苏轼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的表达,也可能是对洛阳春天的描绘,具体内容需要进一步阅读诗作才能了解。总之,这篇创作背景为读者提供了苏轼与王弗的婚姻背景以及苏轼在洛阳时创作《一斛珠·洛城春晚》的情境。


诗文: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相关标签:春天写景抒情感慨一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