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高翥的照片
高翥

高翥(1170~1241)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他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出生于余姚(今属浙江)。高翥一生都穿着布衣,不屑于从事官职或其他职业,以游荡江湖为乐,被称为“江湖游士”。

高翥年轻时就有着非凡的志向,不愿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专注于诗歌创作。他的诗才非常出众,同时他的绘画也非常有名。然而,尽管他的才华卓越,晚年却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他没有一片土地,只能在上林湖畔搭建了一个简陋的草屋,房子很小,只能容纳他一个人,他自署为“信天巢”。

在72岁那年,高翥患上了淮水疾病,最终在杭州西湖去世。他一生都与湖山为伴,最终实现了他的心愿。

文学成就

高翥是一位在江湖派中备受赞誉的诗人,他以其才情出众而闻名。他的一些诗作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如《秋日田父辞二首》,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的风俗,语言朴素自然,给人一种亲切感。另外,《春情四首》也像民间情歌一样动人。而他的《无题》诗则与竹枝词相似,其中写道:“风竹萧萧淡月明,孤眠真个可怜生。不知昨夜相思梦,去到伊行是几更?”这些诗作展现了他对爱情的思念之情。

高翥擅长运用平易自然的诗句来描绘平凡的景色。例如,《晓出黄山寺》中的“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他将草色和溪流、菜花和杨柳这些常见的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个景色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他的作品《多景楼》以深秋晚景为背景,衬托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的笔调雅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他的诗集《菊磵小集》被收录在《南宋群贤小集》本中,《信天巢遗稿》和《四库全书》中也收录了他的《菊涧集》1卷。

高翥的诗作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他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平凡的景物和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深深的感受。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对人们生活的一种启示和鼓励。 高翥文学成就详情»